創客匯●茶肆多
《李驍的“茶肆多”》
靜心篇:為自己的心找一個“家”
靜心篇
首次創業,磨難不斷黯淡收場,可生活總是要繼續。李驍在自我修復3個月后,決定再出發。這里不得不提到一位對李驍非常重要的人,就是在上文里提到的大學室友,也是合伙人,我們就稱呼他為小松吧。李驍能夠重新起步,很大程度是在于小松的不離不棄,在最艱難的日子里給了他最需要的信賴與支持。小松愛茶懂茶,于是,兩個小伙伴決定嘗試做一款茶飲服務的新項目。
選擇做茶,對李驍而言不僅僅是選擇了一門生意,而且這3個月靜寂的時光里清茶作伴,有了些許的慰藉,來安放那顆不服輸的心。
這次,兩個小伙伴沒有拿不出創業的啟動資金,在當時經濟窘迫的條件下,就琢磨著能否“借雞生蛋”,以提供定制化的茶飲服務方式尋求和高端酒店的合作。
當內心真正想做好一件事并且立志將它做成時,一切有利的事物都會聚攏,也許就是所謂的“吸引力法則”吧。2016年的9月,李饒和小松帶著項目策劃方案在有針對性的拜訪了成都中心區域的幾家五星級酒店后,如愿以償叩開了坐擁錦江畔戶外花園的成都明宇豪雅飯店(以下簡稱飯店)合作之門,讓構思出的新茶飲服務項目在環境絕佳的錦江邊落地。
故事講到這里,讀者一定會好奇這究竟是怎樣的一份策劃案,可以讓明宇豪雅這家成都本土老牌的五星飯店愿意提供給兩個年輕人嘗試的機會?
既然是定制化的茶飲服務,就離不開對飯店的基礎調研。在對其獨特的地理位置環境、客人的特征、符合其品味的社交方式等進行市場調查和分析后,李驍大膽主張飯店改變原先大眾茶樓的點茶服務方式,創新一款基于高端商務社交方式的功夫茶尊享套餐,更加契合飯店客人的身份和品味。
創新,其實并不難,有時需要的就是一點點創意、用心和勇氣?;谑袌稣{研數據,經過分析和探討,飯店采用了李驍的提議,新開辟了一處場域,創建了以針對3~5位客人商務洽談的茶室場景。飯店對硬件環境和設施做了準備,也為李驍和小松的發揮提供了基礎條件。小松懂茶,所以從產品的搭配上,做了一次非常嚴格的甄選。將六大茶類中除黃茶外的五個茶類(紅茶、綠茶、青茶、黑茶、白茶)的高端茶品進行了重新的組合,形成一份高雅的功夫茶單。比如,綠茶就選用的竹葉青的頂級品種——“論道”,產自峨眉山海拔1200-1500米萬年寺高山茶園。物以稀為貴,這份重視不言而喻!
不僅如此,在這樣一隅茶聚的場景中,還有茶藝師提供專業的飲茶服務,為客人們講茶、沏茶、答疑解惑。相對于單杯單壺,既妥帖關照了客人們品茶的口味,也充分滿足了客人們品茶的雅興。
在和李驍的交流中,作為茶飲愛好者的我,也認同茶作為一種高端社交方式,價格背后,隱藏的是對其價值的定義。一杯好茶,三兩知己,在一片回味悠長中,或天高,或地闊,實乃人生幸事。
隨著項目的落地和經營的開展,也讓李驍作為操盤手開始對項目的運營管理有了全盤的接觸與實踐。小松發揮專業優勢,在產品和服務的設計上不斷優化。李驍則承擔了財務、人事、行政等涉及運營的全面工作,精打細算這一本帳。
人生沒有白走的路,每一步都算數。采訪過程中,我在李驍辦公的茶臺上發現了一個細節,有兩本MBA教材被放置在手邊,便于他隨時翻閱。一本是電子科技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副院長肖延高教授主講的《企業法律風險管理》,另一本是何偉副教授的《市場調研》。首次創業的那些坑,也對李驍產生了更深刻的警醒,他明白應該用專業的知識和技能來支撐自己走的更加的穩定和長遠。
當我問及項目的盈利情況,李驍也如實告知整個項目每月銷售在20萬元左右,凈利潤大概是30%~40%,已然是個不錯的水平。
3年后李驍與飯店的合作協議到期,由于飯店的經營計劃調整,高層也希望進行項目自營,所以這段美好的“聯姻時光”宣告結束。李驍和小松也通過這3年積累了小小的一桶金,這時的他們完全有這個實力來考慮“自立門戶”。
雖然告別了明宇豪雅飯店,但李驍和小松設計的這款功夫茶套餐卻一直沿襲下來并不斷推陳出新,在如今合作的茶府里,又創新了“特色煮茶”和“佐餐茶”的特色服務種類。并且李驍所培養的首席茶藝師一直伴隨著這個項目,以其專業高品質的服務為尊敬的客人帶來美的體驗。
茶從口中入,道至心間生。試著想象,在一處溫暖升騰的茶室里,以茶代酒,每一片茶都認真的在茶藝師揮動的手中,拼命釋放它的氣韻。邀請幾位好友圍茶而坐,滿屋清香,沁人心脾。在清幽中,洗去鉛華,釋放本真。
做茶飲服務的這3年經歷,對李驍而言彌足珍貴,給了他更多靜心的時間,讓他不受打擾地去思考和嘗試,相對大眾茶樓消費方式,去設計不一樣的服務。也讓他更愛茶,也更懂茶,尤其是那些美好的茶。它們那份獨特的味道,只有親自去品嘗和實踐,才會懂得。
如此一個成功的小生意,讓李驍也曾沉浸于小小的滿足和喜悅里。他找到了自己的熱愛和向往,可是他是一個想去挑戰的人,當他通過做茶飲服務從一個側面看到成都大眾茶樓行業創新人才缺乏、行業服務品質有較大的提升空間、行業利潤率偏低等現狀,心里升騰出了小小的“野心”:他,能否運用所學,成為為這個行業去賦能的人?
2019年,李驍決定抓住這一年的時間,努力實現兩個目標:考上電子科技大學MBA和開一家屬于自己的大眾消費茶樓。
走吧,人總要學著自己長大,走吧,為自己的心找一個“家”,難免經歷苦痛掙扎,這是夢想的代價……
李驍的目標順利實現了嗎?在逐夢的路上,他又將創造什么、收獲什么?
李驍的“茶肆多”故事即將收官,下期《論道篇:大道至簡,知行合一》,我們一起為李驍,為成電MBA的“創”人生賦能!歡迎關注,不見不散。
原文標題:【MBA創業故事匯】李驍的“茶肆多”—— 靜心篇:為自己的心找一個“家”
原文鏈接:https://mp.weixin.qq.com/s/8zBTjo5HCPvQ-3hYYHrC7g
以上就是“電子科技大學MBA創業故事匯:李驍的“茶肆多”—— 靜心篇:為自己的心找一個“家””,更多MBA院校新聞,請多多關注社科賽斯MBA備考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