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報考測評申請中......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免費預約!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活動安排回復。
導讀:歡迎大家報考山西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2018年非全日制(雙證)工商管理碩士(MBA)!
一、山西大學MBA專業學位簡介
1、培養目標
立足山西大學悠久辦學歷史、深厚文化底蘊,整合教育資源;依托山西省晉商學與區域經濟發展協同創新中心,打造晉商特色;著力于培養有道德、強實踐、會創新的工商管理人才,力求創建國內區域性知名的MBA教育品牌,致力成為山西省資源型經濟轉型MBA人才的重要培養高地。
2、非全日制培養方式的說明
為推進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協調發展,促進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教育規范管理,教育部辦公廳特公布《關于統籌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教研廳[2016]2號)。非全日制研究生指符合國家研究生招生規定,通過研究生入學考試,被具有實施研究生教育資格的高等學校錄取,在基本修業年限或者學校規定的修業年限內,在從事其他職業或者社會實踐的同時,采取多種方式和靈活時間安排進行非脫產學習的研究生(全日制研究生則為檔案轉入所在學校全脫產在校學習的研究生)。
非全日制和全日制研究生畢業時,所在高等學校根據其修業年限、學業成績等,按照國家有關規定發給相應的、注明學習方式的畢業證書;其學業水平達到國家規定的學位標準,可以申請授予相應的學位證書。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實行相同的考試招生政策和培養標準,其學歷學位證書具有同等法律地位和相同效力。
3、采用多種方式教學。
課程教學追求教學互動,特別強調案例分析、角色扮演、管理模擬、團隊學習、沙盤模擬等互動式教學方式的運用;素質教學充分利用山西大學綜合優勢,整合校內外教育資源,為MBA學生增設《晉商專題》、《國學概論》、《管理心理學》、《廣告學研究》、《企業形象識別設計》、《美學史》、《中西文化比較》、《信息技術與社會進步》、《口才藝術與社交禮儀》、《音樂鑒賞》、《書法鑒賞》等特色素質課程;邀請國際、國內知名商學院學者、政府有關部門官員和富有成功經驗的企業家來校演講或開設講座,幫助MBA研究生建立經營管理新理念和新思維,提升職業競爭力。上課時間為一月兩次,每次周末兩天。
4、開設MBA第二課堂。
定期組織MBA學生舉辦各種管理學術研討和管理創新實踐活動,在網站中為學生開設第二課堂互動園地;每年以專項經費鼓勵、支持學生參加全國性的MBA學生活動如MBA發展論壇、MBA主席峰會等;積極組織學生參加各種全國性MBA有關賽事等。
二、名額
名額:2018年招生計劃180 名,基本學制為3年,學費標準為16000元/每年。
三、報名條件
大學本科畢業后有3 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或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畢業學歷后,有5年以上工作經驗,達到與大學本科畢業生同等學力的人員;或已獲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并有2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
四、報名時間(正在進行中)
網上報名時間:2017年10月10日至10月31日,每天9:00-22:00。
網上報名及現場確認的其它具體要求請登錄“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 http://yz.chsi.com.cn)和我校研究生招生信息(http://yjszsw.sxu.edu.cn/),查看相關通知。
五、考試科目
初試:國家統考兩門課(管理類聯考綜合能力 、英語)。初試總分300分,復試分數線大約為170分左右。
復試:采取筆試和面試結合的方式。
六、考試時間
初試時間: 2017 年12 月23 日至12月24 日。
復試時間:一般在2018 年3 月中下旬進行。
七、咨詢方式
潘老師:(0351)7019951、13934565830
八、山西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簡介
山西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于2013年6月重新組建,是山西大學發展勢頭最強勁的學院之一,其學科淵源可追溯到1934年的山西大學經濟學系。山西大學管理與決策研究中心是山西省人文社科重點研究基地,依托學院建設。學院現有經濟學、經濟統計學、金融學、國際經濟與貿易、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會計學、工商管理、電子商務等8個本科專業和1個理科試驗班,其中經濟學、國際經濟與貿易、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會計學4個專業為山西省品牌專業。學院面向全校學生開設經濟學、工商管理和會計學3個雙學位專業。學院擁有理論經濟學、管理科學與工程、工商管理、圖書情報與檔案管理4個一級學科碩士點,產業經濟學、數量經濟學2個二級學科碩士點,工商管理碩士、會計碩士、項目管理工程碩士、物流工程工程碩士、工業工程工程碩士、圖書情報碩士6個專業學位碩士點,管理科學與工程1個一級學科博士點,經濟史1個二級學科博士點,管理科學與工程1個博士后流動站;學院擁有管理科學與工程1個山西省特色重點學科和山西省重點學科,經濟史1個山西省重點建設學科,山西大學管理與決策研究中心1個山西省人文社會科學重點研究基地,山西省汾酒工程研究生教育創新中心、山西省能源經濟研究生教育創新中心2個山西省研究生教育創新中心,電子商務1個教育部職業師資培訓基地。
學院專業設置符合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的需求,“本科—碩士—博士”三位一體的人才培養機制已初步建立。目前在校各類學生近4000人。學院畢業生就業率、考研率均位于全省前列,為國家培養了大量杰出人才,著名校友代表有楊志明(國務院農民工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主任,人力資源和社會保障部原副部長)管培俊(國家民委專職委員)、張復明(山西省人民政府副省長)、劉計平(中國百度在線網絡技術有限公司副總裁)、王曉龍(北京國際信托投資有限公司總經理,北京科技風險投資有限公司總裁)等,均在各個領域為社會發展做出了突出貢獻。
學院師資力量雄厚,現有教職工133人,其中專任教師 114人。專任教師中,教授 14 人,副教授 40人,享受政府特殊津貼專家1人,教育部新世紀優秀人才支持計劃1人、教育部人文社科優秀成果獎獲得者1人、山西省“百人計劃”專家2人、山西省學術技術帶頭人2人、山西省高等學校青年學術帶頭人10人、山西省教學名師2人。學院聘請汪應洛院士、于景元(原航天部710研究所副所長)、郭佩俊(日本橫濱國立大學教授,山西省”百人計劃“專家)、吳振宇(加拿大曼尼托巴大學教授,山西省“百人計劃”專家)等教授為學院的兼職博士生、碩士生導師;聘有陳東琪(國家發展與改革委員會宏觀經濟研究院研究員)、林伯強(廈門大學中國能源經濟研究中心主任、教育部”長江學者“特聘教授)、劉孟雄(美國圣荷西州立大學教授)、李琪(西安交通大學經濟與金融學院教授)、李曉西(北京師范大學經濟與資源管理研究院教授)、孫才仁(中國證券監督管理委員會山西監管局局長)、李微(南方證券投資銀行管理總部總經理)等專家學者為學院的客座教授。
近年來,學院教師圍繞金融工程與風險管理、物流與供應鏈、現代管理理論與方法、財務管理與實證會計、信息管理與信息系統、電子商務、晉商學、經濟學、產業經濟學、區域經濟學、人力資源管理、企業戰略管理等學科、方向展開教學、科研工作,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在SSCI、SCI、CSSCI等國內外著名學術刊物發表論文 800 余篇,出版專著、教材60余部,獲省部級以上獎勵 40余項;目前承擔和完成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和教育部人文社會科學研究項目等30余項,省部級和企事業委托項目百余項,科研經費2000余萬元。
學院注重加強對外學術交流,已與美國愛達荷州立大學、英國諾丁漢大學、加拿大凱普波瑞頓大學澳大利亞悉尼科技大學、法國社會科學院中日韓研究所、波蘭華沙大學、日本橫濱國立大學、印度管理學院、北京大學、天津大學、西安交通大學、南京大學等高校和中國科學院數學與系統科學研究院、科技政策與管理科學研究所、中國社會科學院工業經濟研究所等研究機構建立了雙邊學術交流機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