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MBA報考測評申請中......

說明:您只需填寫姓名和電話即可免費預約!也可以通過撥打熱線免費預約
我們的工作人員會在最短時間內給予您活動安排回復。

導讀:西安理工大學是一所以工為主、多學科協調發(fā)展、具有較強辦學實力和特色鮮明的教學研究型大學,研究生教育始于1960年,1978年恢復招收研究生,1981年實施學位條例后,是我國首批獲得博士、碩士、學士學位授予權的高校之一。學校現有14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

西安理工大學是一所以工為主、多學科協調發(fā)展、具有較強辦學實力和特色鮮明的教學研究型大學,研究生教育始于1960年,1978年恢復招收研究生,1981年實施學位條例后,是我國首批獲得博士、碩士、學士學位授予權的高校之一。學校現有14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2011年9月,經陜西省人民政府同意、陜西省教育廳批準,西安理工大學成立研究生院。

 
西安理工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辦學歷史可以追溯至1919年,距今已有百年,是我國高等工科院校最早設置管理專業(yè)的院校之一,現有工商管理和管理科學與工程2個博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以及9個應用經濟學碩士學位授權一級學科,建有管理科學與工程博士后科研流動站。2018年楊善林院士在我院正式設立院士工作室。
 
學院使命:正心修身,礪學弘商 
 
學院院訓:誠勤勇毅 
 
學院院風:同心,圖強,務實,求新 
 
學院愿景:培養(yǎng)商界精英,踐行社會服務,打造西部一流,國內知名,特色鮮明的國際化商學院。
 
1997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西安理工大學成為全國工商管理碩士MBA試點院校,2009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成為具有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EMBA授予權的高校之一;學院還具有金融碩士MF、會計碩士MPAcc和工程管理碩士MEM專業(yè)學位授予權。經過多年的努力,學院在教學、科研、學科建設、師資隊伍建設以及實驗室建設等方面都有了顯著的發(fā)展,形成了“開拓、進取、嚴謹、求實”的良好院風和多層次辦學的格局。
 
1997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西安理工大學成為全國工商管理碩士MBA試點院校,2009年經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批準,成為具有高級管理人員工商管理碩士EMBA授予權的高校之一;學院還具有金融碩士MF、會計碩士MPAcc和工程管理碩士MEM專業(yè)學位授予權。
 
經過多年的努力,學院在教學、科研、學科建設、師資隊伍建設以及實驗室建設等方面都有了顯著的發(fā)展,形成了“開拓、進取、嚴謹、求實”的良好院風和多層次辦學的格局。
 
經濟與管理學院立MBA教育立足西部地區(qū),有選擇地輻射中東部地區(qū),以裝備、能源化工、金融理財及電子通訊等行業(yè)為主要服務領域,旨在培養(yǎng)能理解市場經濟規(guī)律、熟悉行業(yè)范圍、掌握工商企業(yè)管理技能且能夠適應市場競爭需要的職業(yè)化、專業(yè)化、國際化高級管理人才。
 
西理工MBA項目歷經二十余年的發(fā)展,招生規(guī)模和培養(yǎng)質量穩(wěn)步提升,現已累計培養(yǎng)MBA畢業(yè)生5500余名,已成為西部地區(qū)具有重要社會影響和品牌效應的MBA教育和培養(yǎng)機構。
 
近年來學院MBA教育碩果累累。2001年第三批26所工商管理碩士MBA學位試點院校教學評估中西安理工大學名列第八名。項目歷經二十年的積累和發(fā)展,已成為西部具有較強的社會影響力和品牌效應的MBA培養(yǎng)機構。
 
2016年學院被評為第十屆MBA領袖年會“最具影響力商學院”;2016年、2017年MBA教育項目連續(xù)兩年被評為“中國最具價值50MBA”。2017年,學院MBA教育項目再次順利通過國務院學位委員會、教育部組織的專業(yè)學位授權點合格評估。
 
2018年學院被評為中國MBA聯盟“十佳特色商學院”;2018年學院MBA創(chuàng)業(yè)團隊獲得第四屆中國“互聯網+”大學生創(chuàng)新創(chuàng)業(yè)大賽陜西省金獎、全國銅獎,獲得“創(chuàng)青春”全國大學生創(chuàng)業(yè)大賽MBA專項賽銅獎等。2018年、2019年、2020年連續(xù)三年榮獲中國MBA西北聯盟“十佳特色商學院”。2019年學院MBA項目在中國商學院教育盛典上榮獲“2019年度中國商學院最具特色MBA項目”。
 
2020年我校MBA教育中心在第九屆亞太地區(qū)沙漠挑戰(zhàn)賽榮獲“亞沙魅力院校獎”,“亞沙環(huán)保公益獎”,“亞沙同心獎”三項大獎。2020年我校MBA項目入榜“2020年度中國商學院最佳MBA項目TOP100”第69名,能源金融MBA項目榮獲“2020年度中國商學院特色MBA項目”。
 
第十四屆中國MBA聯盟領袖年會暨商學院高峰論壇被評為被評為“2020中國MBA十佳院校組織獎”,胡海青教授被評為“2020中國MBA院校卓越領袖”獎。
 
1、學制及學費
 
2017年起,我校工商管理碩士研究生按兩種學習形式全日制和非全日制兩種形式。學制2.5年,最長不超過5年,全程學費6.8萬(全日制和非全日制)。
 
2、報考條件
 
(1)中華人民共和國公民。
 
(2)擁護中國共產黨的領導,愿為社會主義現代化建設服務,品德良好,遵紀守法。
 
(3)身體健康狀況符合國家和我校規(guī)定的體檢要求。
 
(4)在讀研究生報考須在報名前征得所在培養(yǎng)單位同意。
 
(5)考生必須符合下列學歷條件之一:
 
大學本科畢業(yè)后有3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
 
獲得國家承認的高職高專畢業(yè)學歷或大學本科結業(yè)后,達到大學本科畢業(yè)同等學力并有5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
 
獲得碩士學位或博士學位后有2年以上工作經驗的人員。
 
3、網上報名
 
(1)報名時間:
 
預報名時間為2021年9月24日至9月27日,每天9:00-22:00。網上報名時間為2021年10月5日至10月25日,每天9:00-22:00。
 
預報名期間的報名信息有效的,網上報名時無需重復填報。逾期不再補報,也不得修改報名信息。
 
(2)報名網址:中國研究生招生信息網(簡稱“研招網”)
 
公網網址:
 
https://yz.chsi.com.cn
 
教育網址:
 
https://yz.chsi.cn
 
具體要求詳見學校研究生院招生簡章:
 
http://yjsy.xaut.edu.cn/info/1066/3896.htm
 
4、網上繳費
 
(1)選擇陜西省報考點的考生必須在規(guī)定的報名時間內以網上支付的方式繳納報考費,否則報名信息無效。網上確認(現場確認)期間一律不接受補繳費。
 
(2)提交報名信息后未繳費的考生,若在繳費前報考點達到報名人數上限并關閉,則考生無法繼續(xù)繳費??忌鷳∠瓐竺畔ⅲ匦逻x擇報考點進行報名、繳費。
 
(3)對于取消報名信息的考生,其填報原報名信息時所繳納的報考費以及因系統原因重復支付的報考費,將于網上確認(現場確認)結束后退回原支付賬戶。
 
(4)對已報名繳費并通過網上確認的(現場確認)考生不予退費。
 
5、網上確認(現場確認)
 
(1)所有考生(不含推免生)均應當在規(guī)定時間內在網上或到報考點指定地點現場核對并確認其網上報名信息,逾期不再補辦。網上確認(現場確認)時間由各省級教育招生考試機構根據國家招生工作安排和本地區(qū)報考組織情況自行確定和公布,請各類考生屆時關注各報考點 以及我校的有關現場確認公告及程序要求。凡未進行現場確認的考生,網上報名一律無效。未通過網上學歷(學籍)校驗的考生,應在網上確認(現場確認)前完成學歷(學籍)核驗。 
 
(2)考生網上確認(現場確認)應當提交本人居民身份證、學歷學位證書(應屆本科畢業(yè) 生持學生證)和網上報名編號,由報考點工作人員進行核對。報考“退役大學生士兵”專項碩 士研究生招生計劃的考生還應當提交本人《入伍批準書》和《退出現役證》。
 
(3)所有考生均應當對本人網上報名信息進行認真核對并確認。報名信息經考生確認后一 律不作修改,因考生填寫錯誤引起的一切后果由其自行承擔。 
 
(4)考生應當按規(guī)定繳納報考費。 
 
(5)考生應當按報考點規(guī)定配合采集本人圖像等相關電子信息。 
 
(6)招生單位和報考點將根據相關規(guī)定,對考生報考信息和網上確認(現場確認)材料進 行全面審查,確定考生的考試資格。
 
按照教育部統一安排,陜西省2021年以網上確認為主,屆時詳見我報考點發(fā)布的有關通知及安排。
 
6、準考證打印
 
考生應當在2021 年 12 月 18 日至 12 月 27 日期間,憑網報用戶名和密碼登錄“研招網”自 行下載打印《準考證》。
 
《準考證》使用 A4 幅面白紙打印,正、反兩面在使用期間不得涂改或書寫。考生憑下載打印的《準考證》及有效居民身份證參加初試和復試。請考生務必妥善保管個人網報用戶名、密碼及《準考證》、居民身份證等證件,避免信息 泄露或證件丟失造成不必要的損失。
 
7、聯系方式
 
經濟與管理學院專業(yè)學位中心(MBA教育中心)
 
聯系電話:
 
029-62660238 62660280
 
通信地址:西安理工大學曲江校區(qū)經管學院232室 
 
郵政編碼:710054
 
電子信箱:[email protected]
 
學院網址://mba.xaut.edu.cn
 
西安理工大學專業(yè)學位中心備考咨詢QQ群:954729597

以上就是“2022MBA招生簡章:22招生 |西安理工大學MBA招生簡章”的內容了,更多考研信息,請持續(xù)關注研線網。